各系、部及有关部门:
为了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,推动教学改革,提高学生进行电子设计、制作的综合能力,学院决定举办2006年“创新杯”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。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竞赛组织
1.领导小组
组长:张兴会 苗德华
成员:黄银忠、闫舒静、曹继华、崔世刚、刘光然
2.竞赛组
组长:张根柱
成员:曹继华、张骥祥、王春艳、郝评、李杰、郝立果、赵杰
本次竞赛由电子工程系承办,竞赛办公室设在电子系团总支。
3.专家组组长:李辉
成员:宋延民、张建民、杨旭、郑桐、张学武、赵杰、谷兆麟
二、竞赛形式
1.在面向全院广泛征集题目的基础上,由专家组组织命题。
2.学生自愿组合,每组人数至多3人。
3.竞赛使用的仪器设备由电子工程系实训实验中心提供,也可由学生自备。
4.11月20日公布竞赛题目,12月5日21:00前上交作品封存。
5.竞赛期间,参赛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图书、资料和计算机网络资源,但需按规定时间完成作品并严格遵守赛场纪律,否则将取消参赛评选资格。
6.经专家组初步筛选后,对入围的作品进行测试和答辩,确定最终结果。
7.竞赛结果正式公布。
三、竞赛内容
以电子电路(含模拟低频、高频和数字电路及单片机)应用设计为主要内容。题目包括“理论设计”作品(详细文字的工作原理及图解说明)和“实际电子制作与调试”两部分。题目着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能力。考核学生的创新精神、独立工作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综合技能(制作、调试),难易适中。
四、竞赛评分标准
竞赛总分150分,其中设计报告50分,实际制作部分100分。
1.设计报告评分标准
序号 |
项 目 |
内 容 |
满 分 |
1 |
方案设计与论证 |
方案比较 |
4 |
正确性 |
6 |
优良程度 |
4 |
2 |
理论计算 |
完成程度 |
8 |
正确性 |
6 |
3 |
电路图及设计文件 |
完整性 |
4 |
规范程度 |
2 |
4 |
测试方法与数据 |
方法正确性 |
4 |
数据完整性 |
4 |
测试仪器(型号) |
1 |
5 |
结果分析 |
|
4 |
6 |
设计报告工整性 |
|
3 |
总 分 |
50 |
2.实际制作评分标准
按实际竞赛题目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。
五、评奖方式
1.由竞赛专家组组织对学生参赛作品进行测试和评选,在参赛队中评选出若干个一、二、三等奖,各奖项分别占参赛队5%、10%、15%;
2.学院为获得一、二、三等奖的参赛队及个人颁发获奖证书;
3.获奖学生可根据《本科生课外活动计划学分管理实施细则》获得相应学分。
六、时间安排
1.报名
各系负责组织本系学生的报名工作,于11月17日下午5:00前,将本系参赛队名单(书面形式和电子文稿)和每名参赛学生的一寸彩色照片一张(注明系别、班级、姓名,用于制作参赛证件)统一报到电子工程系团总支(第十二教学楼428室)。
2.赛题征集
此次竞赛面向全院征集题目,请广大教师积极参与。征集赛题于11月17日下午5:00前报到电子工程系团总支。
3.赛题发布
11月20日正式公布竞赛题目,学生可同时在电子工程系网站查看赛题。
4.赛题分析
由竞赛组组织优秀教师对赛题进行讲解分析,帮助同学充分理解赛题,时间定于11月23日中午12:15在第十二教学楼二楼。
5.选题时间
11月24日为学生选题时间。11月24日中午12:30将所选题目和元器件清单交到第十二教学楼515室“大学生电子创新协会活动室”,每队器件价值不超过150元,超过部分由学生自行解决。
6.领取器件与参赛证
12月2日8:00,参赛队队长到第十二教学楼515室“大学生电子创新协会活动室”领取器件与参赛证。参赛队员持本人参赛证进入赛场。
7.制作、调试时间
12月2日、3日(8:00~21:00),学生自行准备元器件和工具,并进行制作,按照赛场安排在第十二教学楼二楼集中制作。电子工程系实训中心二楼实训室及机房作为本次“创新杯”电子设计竞赛的赛场。
12月5日13:30~21:00为学生集中调试时间,地点在第十二教学楼二楼、四楼。
8.入围作品答辩时间
12月6日18:00,竞赛专家组对入围的优秀作品进行测试和答辩,评出奖项。
请各系认真筹备,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,组织好本系学生参加此次竞赛。